序号  | 项 目 名 称  | 负责人  | 项 目 来 源  | 起止 时间  | 到账经费/万元  | 
1  | 设施农业及特色农产品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 | 申双和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  | 2010-2012  | 425  | 
2  | 基于国家气象站网的转基因玉米基因漂流生态风险评估系统  | 姚克敏  |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 | 2010-2012  | 206  | 
3  | UV-B辐射增强对大麦根际土壤碳氮微生物转化的影响  | 娄运生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| 2009-2011  | 44  | 
4  | 基于花粉扩散模拟的转基因水稻环境风险评估  | 刘寿东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| 2010-2012  | 48  | 
5  | 复杂大气背景下物理胁迫对褐飞虱区域灾变的影响研究  | 包云轩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| 2011-2013  | 48  | 
6  | 光质对设施切花菊品质形成的调控机理及模拟研究  | 杨再强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| 2011-2013  | 48  | 
7  | 基于多角度高光谱遥感的光化学反射植被指数与光能利用率研究  | 郭建茂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| 2011-2013  | 38  | 
8  | 基于多参数星载雷达数据的水稻估产研究  | 杨沈斌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| 2010-2012  | 18  | 
9  | 施磷改善红壤结构的机理及其保水功效评价  | 王艳玲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| 2010-2012  | 22  | 
10  | 施硅对土壤-水稻系统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 | 李仁英 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| 2011-2013  | 21  | 
11  | UV-B辐射增强和氮肥交互作用对大麦根际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  | 娄运生  |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| 2012-2014  | 6  | 
12  | 基于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江苏水稻生产评估方法研究  | 郭建茂  |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| 2009-2012  | 8  | 
13  | 有机-无机复合污染土壤生态安全早期预警研究  | 徐向华  |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| 2011-2013  | 9  | 
14  | 昼夜不对称增温影响弱筋小麦品质的机理研究  | 江晓东  |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| 2011-2014  | 10  | 
15  | 通过动态连续监测CO2和CH4通量预测太湖蓝藻水华爆发  | 肖薇  |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| 2011-2014  | 10  | 
16  | 基于RS和WebGIS的江苏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、预警系统的研究  | 包云轩  |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 | 2009-2012  | 20  | 
17  | 江苏省道路交通气象灾害监测、预警及服务系统研究  | 包云轩  |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 | 2010-2012  | 10  | 
18  | 江苏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及防御技术的研究  | 杨再强  |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 | 2011-2013  | 30  | 
19  | 太湖水域气象、水文与遥感综合监测及蓝藻暴发的微气象预警技术  | 景元书  | 江苏科技支撑计划  | 2011-2014  | 30  | 
20  | UV-B辐射增强对保护性耕作冬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  | 江晓东  |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| 2009-2011  | 3  | 
21  | 南京市设施蔬菜地土壤磷的富集特征与污染现状研究  | 王艳玲  |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| 2010-2012  | 3  | 
22  | 沿海滩涂植被光谱特征及其对水盐梯度的响应规律研究  | 王 琳  |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| 2011-2013  | 3  | 
23  |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缺陷分析  | 申双和  | 江苏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(GEF)“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”项目  | 2009-2011  | 8  | 
24  | 极端气象事件与南京市疾病发生流行研究及其预报应用  | 景元书  | 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  | 2010-2011  | 1  | 
25  | 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评价技术  | 胡 凝  |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  | 2009-2011  | 70  | 
26  | 主要农作物产量综合动态预测技术研究  | 景元书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0-2012  | 53  | 
27  | 交通运输高影响天气预警技术研究  | 包云轩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0-2012  | 37  | 
28  | 农用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研究  | 郭建茂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0-2012  | 21  | 
29  | 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及防御关键技术  | 杨再强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0-2013  | 36  | 
30  | 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系统研发-作物株高密度长势自动化观测研究  | 胡继超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0-2012  | 4  | 
31  | 蒸渗计在水稻与小麦中的观测试验研究  | 申双和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1-2014  | 20  | 
32  |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监测、预警和评价技术  | 包云轩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1-2013  | 22  | 
33  | 新疆多源探测资料同化及区域模式应用  | 缪启龙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1-2013  | 14  | 
34  | 东北冷涡背景下强降水的监测和预报技术研究  | 缪启龙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1-2013  | 15  | 
35  | 绿洲风沙灾害影响评估模型研究  | 郝 璐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1-2013  | 6  | 
36  | 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  | 胡继超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1-2014  | 7  | 
37  | 天气敏感性疾病发病和流行诱发机制及预报技术  | 景元书  | 公益性行业(气象)科技专项子课题  | 2011-2013  | 3  | 
38  | 沙漠腹地湍流特征研究  | 缪启龙  | 新疆沙漠所  | 2009-2011  | 4.5  | 
39  | 江苏省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研究  | 赵小艳  |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| 2009-2011  | 3  | 
40  | 基于多分辨率光学数据的水稻面积提取-以河南为例  | 杨沈斌  |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 | 2009-2011  | 3  | 
41  |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技术的小麦长势监测、评价及产量预报方法研究  | 郭建茂  |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 | 2009-2011  | 3  | 
42  | 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形成机理及模拟研究  | 杨再强  |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| 2009-2011  | 2  | 
43  | 卫星资料在干旱半干旱陆面过程中的初步应用  | 郭建茂  |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| 2009-2011  | 1  | 
44  |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储存结构与环境效应  | 王艳玲  |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| 2009-2011  | 3.78  | 
45  | 杭州市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  | 缪启龙  | 杭州市气象信息服务中心  | 2010-2011  | 40  | 
46  | 重庆地区极端气候事件成因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 | 孙卫国  | 重庆市气候中心  | 2010-2011  | 5  | 
47  | 疏勒河上游植被变化遥感反演研究  | 郝 璐  |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| 2010-2012  | 5  | 
48  | 灾害评估模型研究及推广应用  | 郝 璐  | 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  | 2010-2011  | 3  | 
49  | 慈溪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及小气候预报系统研究  | 杨再强  | 慈溪市气象局  | 2010-2013  | 10  | 
50  | 基于农田蒸散过程的模式参数化改进试验研究  | 张雪松  |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| 2010-2012  | 1  | 
51  | 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 | 景元书  |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| 2010-2012  | 3  | 
52  |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方法研究  | 高玉芳  |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| 2010-2011  | 1.5  | 
53  | 高档苗木红豆杉快速繁育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 | 周晓冬  | 常州市科技局  | 2010-2011  | 5  | 
54  | 句容水库流域水体氮来源的转化与识别  | 郎 漫  |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| 2010-2013  | 6  | 
55  | 淮河息县以上流域气象-水文耦合洪水预报研究  | 高玉芳  |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 | 2010-2012  | 3  | 
56  | 农业气象灾害趋势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  | 申双和  |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| 2011-2011  | 35  | 
57  | 农业干旱监测预报与农情分析业务系统建设  | 申双和  | 国家气象中心  | 2011-2011  | 15  | 
58  | 农田碳氮水耦合观测试验  | 申双和  | 南京大学  | 2011-2012  | 21.6  | 
59  | 省地两级设施农业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  | 申双和  | 天津市气候中心  | 2011-2011  | 30  | 
60  | 2011年度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气象保障工程  | 杨再强  | 山东气候中心  | 2011-2013  | 10  | 
61  | 杭州市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区划编制  | 缪启龙  | 杭州市气象服务中心  | 2011-2011  | 20  | 
62  | 重庆市气候业务手册编制及诊断分析技术  | 孙卫国  | 重庆市气候中心  | 2011-2011  | 5  | 
63  | 阳澄湖蓝藻监测分析及预警机制建立研究  | 包云轩  | 昆山市气象局  | 2011-2014  | 10.0  | 
64  |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根际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| 娄运生  |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| 2011-2012  | 5.0  | 
65  | 水分硅肥组合调控对水稻砷积累的影响  | 李仁英  |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| 2011-2013  | 3.15  | 
66  | 外源氮输入对苏北盐沼湿地CH4排放的影响  | 张耀鸿  |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| 2011-2013  | 5.355  | 
67  | 植物累计解毒锰的机理研究  | 徐向华  |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| 2011-2013  | 2.52  |